“中国优质稻米之乡”五常市,蔚蓝天空下,风吹稻浪,连绵的稻田里一片金黄,丰收的气息在这片黑土地上随风飘散开来,200多万亩绿色水稻收割正陆续展开。
五常市在卫国乡举行庆祝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暨开镰节。农户们挥舞着镰刀,一捆捆刚刚割下的水稻整齐地码放在田间,金灿灿的稻穗映着农民朴实的笑靥,空气中荡漾着丰收的味道儿。
记者来到卫国乡这个国家级水稻种植核心区,处处感受着农户们丰收的喜悦。卫国乡西安村村委会委员赵武海正忙着同社员们收割水稻。他兴奋地向记者介绍起自己的生命源水稻种植合作社联社水稻种植“绝活”,他运用“中草药叶面喷施技术”种植稻花香水稻,提高了抗倒伏能力,经检测70项指标均达到中国有机大米标准。赵武海和合作社成员种植的水稻销售价格达到每斤3.5元。现在,合作社现有水稻种植面积12078亩,成员208户。合作社已取得中国有机水稻种植基地认证证书,有机种植面积6000多亩。
五常市卫国乡党委书记张忠涛告诉记者,坐落在他们乡的五常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水稻核心示范带,是五常市集中打造的种植技术先进、农机农艺融合、生产组织集约、生产标准统一、政策支持有力、产品质量安全的现代化有机水稻示范基地,是全国重要的优质高效粮食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,更是东北地区大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先导示范区。按照“全国农业看龙江,龙江农业看五常”的发展定位,进行高起点规划、高标准建设,规划形成“一区、一带、一园”的总体布局。“一区”即核心示范带辐射100万亩核心示范区,“一带”即安石路沿线20万亩水稻产业核心示范带,“一园”即常堡至卫国乡5万亩水稻产业核心示范园。核心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90%,良种覆盖率99.9%,科技贡献率达到64.4%,水稻核心区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、有害生物预警面积达到100%,病虫测报准确率达96%。
来到卫国乡的五常市农业物联网服务中心,智慧农业监控室宽大的显示屏上,一片片稻田里的水位、含氧量、水温等指数一目了然。轻点鼠标,五常市全部24个乡镇163个监测点位的230万亩稻田实景一览无余。“这里可以实现对五常大米生产全程监控、田间管理的远程控制、农业技术远程服务及五常大米全程溯源防伪。”五常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宋德旭告诉记者,五常大米香冠全国,除了山水赋予的天生丽质,互联网+农业工程的应用才是缔造五常大米品牌价值的真正推手。
在杜家镇王家屯合作社的水稻基地核心区,秋收结束地块,平日“埋伏”在田间的自动浇灌网、实时监控摄像头等现代设备清晰显露,鸭舍也分外显眼。“这是我们的鸭稻米种植示范园区,鸭稻田执行有机种植标准,一点儿农药、化肥、除草剂都不会使用。”乔府大院种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项文秀自豪地向记者介绍,“鸭稻米1亩地产量是200公斤,别看产量少,一亩地的毛利却是普通稻米的10多倍,农户每亩地最少多赚500元以上。”现在,王家屯合作社的3万余亩稻田已全部实现有机化种植,均执行五常市提出的“三用三不用”行动计划——用生物肥、有机肥、农家肥,不用化肥;用生物制剂,不用农药;用纸膜覆盖、田鸭以及人工除草,禁用除草剂。
目前,五常市230万亩水稻全部实现绿色种植,其中有机水稻种植面积已达到80万亩。今年,五常市按照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总体规划,全面推进了45万亩水稻核心区建设,新建数字农业示范园5万亩、有机精准农业种植基地1.2万亩。
五常市委书记张希清说,五常稻米产业代表着黑龙江省现代农业发展水平,五常大米更是黑龙江的一块金字招牌。今后我们将努力打造优质、绿色、高端稻香米生态种植基地,实现“品质更高、销售更广、百姓更信赖”目标,努力把五常大米打造成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,带动更多的龙江产品走向全国、走向世界。